林少江《墨玉獸首里的“中國夢”》
林少江,1977年生,揭陽人,現為廣東省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、揭陽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、揭陽市玉器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、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理事。國家高級技師(一級)、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、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、工藝美術師、藍城區第二批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美翡翠玉雕傳承人。2015年11月被揭陽市人民政府授予“揭陽市工藝美術大師”榮譽稱號。2016年當選政協揭陽市第六屆委員會委員。林少江擅長浮雕、線雕,作品以吊牌、方牌與精致把件、小擺件居多。其作品線條剛柔并濟、構圖嚴謹,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具時代意義。
一塊其貌不揚的玉石,在玉雕師的巧手下,被賦予千姿百態的生命。一件飾品,一個擺件,在歲月里閃爍著圓潤的光,見證著玉雕師的技藝,凝聚著他們的智慧,訴說著他們的堅守。
《墨玉十二獸首》是“陽美翡翠玉雕”傳承人、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林少江歷時兩年多的精心之作,寄托著他20年來不曾遺忘的一個心愿。他少年時觀看電影《圓明園》,看到十二生肖銅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后流落四方,深感痛惜。當他學習玉雕之后,便萌生了用另一種藝術形式再現這國之瑰寶的想法。對于雕刻工匠而言,文物復制并非易事,因為沒有原件可以參考,為了最大程度接近原作,林少江千方百計多方查找資料,參考了圓明園以及銅首設計者郎世寧的繪畫等藝術作品,不斷揣摩歷代的雕塑風格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的探索錘煉,當林少江拿起手中的刻刀對著熟悉的玉石準備創作十二獸首時,已是胸有成竹。這套作品融合了他多年的玉雕藝術實踐,雕工精整,表面精細,獸首的頸部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,皆一刀一劃雕琢而成,鼻、眼、耳等重點部位皆表現十分細膩、清晰逼真,不見一絲馬虎,展現出雕刻者極高的工藝水準。
在林少江看來,玉石雕刻不單是小面積內呈現大空間,更是方寸之間容納天地萬象的情懷表達,身為中華兒女,祖國的夢就是自己的夢。林少江把傳承老祖宗的技藝當成自己的使命,十二尊墨玉獸首寄托著他對祖國深深的祝福。而他的藝術道路也從這里走向一個新的起點,激勵他永攀高峰。
□ 《三江瞭望》期刊記者 陳冰虹/ 文 涂英鵬/ 攝